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所庆60周年» 文化

我所经历的改革发展中的油料所

 

  我于1973年分配来油料所工作,2009年退出职务,2013年退休,我见证了我所四十年的艰苦创业发展历程(注:本文数据截止2009年)。五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建所、下放地方、农业部上收、改革开放等阶段,既有艰难的创业,又有科学春天的喜悦。在农业部、湖北省、中国农科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条件建设、人才队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国家油料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实力评估中该所获得了全国油料行业第一、湖北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第一、部属机构第三的好评;2005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了“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成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油料所已经成为国家一流农业科研所。

科研条件明显改善

  30年前油料所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仅有一栋二层小楼及部分破旧平房组成的科研用房,面积不过3000平方米;实验室里几乎没有像样的仪器设备,仅有的几台仪器也十分陈旧落后,科学家们的科研手段只是一个本子、一把尺子、一把算盘、一堆瓶子;试验地排灌设施差,一下雨就淹,试验没保障。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以后,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科研工作,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1979年购仪器设备27万元,包括进口的核磁共振仪、高倍显微镜、植物生长箱等,投入77万元筹建温室、网室、科研大楼、职工宿舍等设施,建设了一栋约60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办公场所和试验条件有了初步的改善。

  投资最快的还是“十一五”,据统计,2006—2008年科研经费达9210万元,年均3070万元,比“十五”年均增长132%;基本建设投资达到近2亿元,先后建起了阳逻、汉川、青海基地和新科研大楼,其中,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5000平方米科研大楼,比30年前科研场所增加了4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5倍;建设完成了以油料所为依托的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油菜籽分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研发平台;现有五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达到48台(件),也是30年前不可比拟的。从而使油料所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升级,在全国同行中屈指可数,对科研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极大地满足了科研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升了油料所服务国民经济的总体实力。

人才队伍更加合理

  30年前油料所的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极不合理,由于长期不评职称,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极少,只有1名专家具有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绝大多数科研人员为中、初级职称,极大的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人员的学历多是本科生,只有4名硕士研究生,没有博士。

  改革开放以后,职称评定工作逐渐恢复,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人才成长的措施,单位也加大了培养力度,人才队伍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到目前为止,油料所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人员结构更趋合理。2009年时科技人员171人,高级职称69人,其中研究员达到2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科技人员85人,其中博士40人;博士硕士导师24名,在读博硕研究生68名。同时涌现出一批科技骨干和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现有“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湖北省高层次人才16人、农业部神农计划2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17人。随着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队伍的健康快速成长,现已形成了年龄结构和人员梯队合理、学科专业互补的油菜遗传改良、夏季油料作物遗传改良、油料质量安全、油料加工等研究创新团队,其中油菜遗传改良团队入选中国农科院首批优秀创新团队。人才队伍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出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力量。

科学研究成果倍出

  30年前油料所科研课题量少面窄获奖成果不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科研课题计划下达,研究的面很窄,主要是产中方面的研究,产前、产后、基础性研究课题很少,全所承担的课题数每年不过10来项。多年不实施成果评奖制度,到1978年召开科学大会,全所才有3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

  改革开放以后,首先改革课题的拨款方式,课题靠争取,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家及地方科技部门设置的课题也多了,研究领域也宽了,科研单位争取课题的机会和渠道也多了,国际合作项目也增加了。特别是近十年,国内外科技快速发展,油料所的科研领域也不断扩展,除了继续主持油料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全国性课题外,又在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高产优质专用油料的分子育种和基因工程、油菜重要抗性基因克隆、花生抗病基因克隆、油料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与安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主持全国性研究课题。科研工作包含了产前、产中、产后、应用研究、基础性研究,取得了研究深度和广度上的突破。据统计,2006—2008年油料所共争取到各类科研项目237项,年均79项,比“十五”年均增长57%,是30年前的数倍。

  科学研究的结晶是科研成果。建所以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共取得科研成果243项,有63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是30年前7项获奖成果的8倍,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18项,是30年前获国家级奖励的5倍。而“十五”以来,是获国家级成果奖励的高峰期,有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前4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7倍,这在中国农科院及同行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攻克了一批油料生产上的难题,如花生青枯病与病毒病防治、油菜花而不实、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的双低与高产、高产与抗病、抗裂夹、抗倒伏性、双低与高油育种、生物柴油转化、油料加工、油菜质量标准等,部分研究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合作更加活跃

  30年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合作交流几乎没有开展,即使是改革开放初期,科研人员出国也很少;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但本所科技人员的外语水平不足以直接进行交流,每逢外事活动,得到省外办等单位借翻译,同样走出去也要请翻译组团,限制了国际合作的正常开展。

  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交流逐渐恢复,科技人员的外语水平不断提高,语言不再是国际交流的障碍。现在,人员互访与学术交流的频次、力度空前。2007年,成功联合承办了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与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洛桑研究所、加拿大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国际半干旱研究所、亚洲蔬菜中心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已有500余人次的外宾到所访问,其中不乏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如作为全国唯一的粮油品质引智基地的油料所,2008年荣获“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称号,其特聘国际权威油料品质检测专家Hilmer S。获国家“友谊奖”,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与此同时,油料所共派遣数以百计的科技人员出国进行合作研究、科技考察、攻读学位或参加国际会议,中青年留学专家近30人学成回国工作,并做出了显著成绩。如李培武、王汉中、李云昌、黄凤洪、许泽永等回国以后,长期从事油料育种、质量标准和测试技术、植保和加工等领域的研究,卓有成效,先后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转化效益卓著

  油料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每年有数以百计的科技人员在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为我国油料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以油菜成果转化为例,促进了我国油菜生产的三次跨越发展。育成并获国家奖励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甘油3号”和“甘油5号”的大面积推广,替代白菜型油菜,实现了由低产到高产的第一次跨越,到上世纪80年代(下同)初全国油菜单产水平比50年代提高了80%以上,总产提高了近两倍;80年代育成并获国家发明奖的高产多抗广适应性“中油821”及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使全国油菜单产由80年代的60公斤提高到20世纪后期的100公斤,实现了由中产到高产的第二次跨越;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中双7号”、“中双9号”、“中油杂2号”为代表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则实现了我国油菜品质由“双高”到“双低”的第三次跨越。

  在其他油料作物及专业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鄂东花生主产区青枯病十分严重,花生减产50%甚至绝收,群众有着强烈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技人员长期在疫区研究攻关,经过多年全国大协作和不懈努力,1976年终于筛选出有90%抗病性的农家品种,被定名为“协抗青”,并迅速在疫区推广和育种材料应用,于1978年获得了湖北省科学大会奖。花生高油、抗黄曲霉品种、大豆、芝麻高产优质品种、地膜花生高效栽培技术、花生病毒病、大豆锈病防治技术等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夏季油料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近十年来(1999-2009年)油料所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90%,其中油菜品种转化率达到了100%,年推广面积达4000万亩,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35%以上,占湖北省油菜总面积的70%,累计为国家创造了社会经济效益300亿元以上,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佑安,男,1949年生,湖北汉川人,1973年入职油料所,先后从事芝麻、花生等作物栽培和抗病品种鉴定研究,1983年后从事行政管理和党务工作,先后任油料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党委书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