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所庆60周年» 文化

解读油料所精神

 

  ——献给油料所建所六十周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原党委书记 黄佑安 71岁

  

  油料所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农业部“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评估中,油料所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甲,在全国油料专业机构中居首位,在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绩效评估中名列前茅。

  甲子油料所,自信油料人。她在我国油料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不断创新和延伸研究领域,现已是我国从事油料作物研究专业齐全、学科完备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已造就了一批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岗位科学家以及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组成的人才队伍。各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已建成武昌本部试验基地、武汉阳逻综合试验基地、湖北汉川转基因安全评价基地、青海平安北繁基地、江西进贤三熟制试验基地,科研用房和仪器设备不断完备,职工生活用房大为改善。国家依托油料所建立了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及部级的创新平台,以及国际组织和国家间共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与技术影响,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高居国内油料科研机构之首,新品种、新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4000万亩以上,其中油菜新品种推广面积达3500万亩,覆盖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35%,先后引领和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的三次跨越发展。获得一批政治荣誉,先后成为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中国农科院文明单位等,还有一批个人获得全国劳模和省劳模等荣誉。

  油料所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如同新中国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一样,交织着奋斗和胜利的光辉历程,油料所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保障人民食油供给和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来之不易。同时经过几代人的积累,铸就了可贵的油料所精神——团结、奋斗、求是、奉献,值得我们继承和传扬。

团结

  团结是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就是相互配合,在同一目标下,人们互相支持、帮助、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向风险挑战时,要戮力同心,共克时艰,团结就是力量。在完成共同目标时,要联合起来,协同创新,团结就是成功的基石。

  面对艰难处境,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尤为重要。

  油料所发展也是一波三折的,最让我难忘的事,当是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科研单位改革,90年代遇到经费困难,科研经费锐减,大栽培学科没了课题和经费支持,面临学科解体,人员重组,同时事业费严重不足,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职工面临下岗,真是危机四伏,甚至一度有被其他单位吞并的危险。所长成了丐帮帮主,郭庆元所长常常为经费到处化缘,本世纪初王汉中所长同样为经费频于奔波。尽管困难重重,但领导班子永不言弃,一方面筹资抒困、做好人员分流,一方面调结构保科研,尽管在改革中有的人员要分流转岗,甚至有的会待岗或下岗,所里釆取了合理设岗,让大家尽可能有岗可上,但不能都专业对口或合乎心意,无奈之中也允许提前办理退休或停薪留职,增加分流出口,经过一番工作,得到了全体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同舟共济,共同坚守,除了大栽培学科业务有所停滞和人员流失外,其他科研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新的班子在传承老领导优良作风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加大开发力度,放开政策,不等不靠,党委以不争论的态度坚定支持所长改革,从2003年起得益于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内部开发能力也不断加强,开始迈出困境,油料所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取得了人才、科研、开发、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成果。通过这次危机,充分见证了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和全体职工戮力同心的力量,也体现了郭庆元所长的长者睿智和王汉中所长的青春活力。如果没有上下团结,共同坚守,油料所可能从此不复存在,更谈不上有发展的今天。

  在科学研究方面,团结协作,协同创新也是油料所的宝贵传统。

  油料所研究对象中油菜和花生两大作物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也取得了引领两大作物全国研究的主动权,如牵头承担国家课题并领衔协作攻关。

  以优质油菜育种为例,该课题由油料所专家刘澄清率先向国家提出建议并主持,组织了“六五”至“八五”单双低油菜品质育种联合攻关,组建了由全国13个省(市区)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油菜研究机构以及所内多学科参加的200多人的攻关协作网,其专业之全,人数之多为国内空前。并且开展了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合作。期间取得了一批获得部(省)级成果奖励的单低(芥酸)和双低油菜品种(系),分析技术及设备,为促进我国油菜双低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油料所树立了“全国油料科技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从发挥单位、部门、个人的优势出发,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努力团结各种力量,赢得了我国油料科技和油料产业的大发展。

  同样,在花生的抗青枯病研究中,也成功地开展了全国的大协作。向大家讲述一个故事,鄂东花生主产区青枯病十分严重,花生减产50%甚至绝收,当地有着強烈的技术需求,红安农民说,谁要是解决了“死棵子”(青枯病)(当地俗称),我们抬他们到北京见毛主席,可见农民的抗病增收的心情有多么急迫。由我所原所长,花生专家孙大容牵头,在1974一1976年间,联合全国疫区的科研单位协作,内部组织品种资源、育种、植保、栽培等专业联合攻关,在湖北、山东等主要疫区同时鉴定试验,终于鉴定出高抗青枯病材料,同时在广东湛江加代扩繁,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有效控制了青枯病对花生生产危害,也深受疫区农民肯定和欢迎,为了纪念大协作成果,在1976年全国花生品种资源枯萎病抗性鉴定协作会议上命名该品种为“协抗青”,该品种于1978年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表明在那个科研条件还不发达的时代,发挥人多力量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的优越性。

  除以上两例外,长江上中游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硕果累累,是开展区域性协作的典范。

奋斗

  奋斗指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不屈服于环境,努力抗争,拼搏。

  油料所于1960年建立,那时正是国家遭遇建国以后最困难的年代(即常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可想初创时期的困难有多大。到1973年我来所工作时,虽巳过去了13年,老同志们已经奋斗了13年,但当时我们见到的油料所的条件还是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方面,部分职工住在树皮房子里,好点的住的是团结户,筒子楼,但面积都很小,阴暗潮湿,刚结婚的还住单身宿舍。科研条件方面,靠一把尺子,一个本子,一把算盘,手摇计算器算是先进的设备了,化学分析只有粗天平,烘箱,水浴锅,马弗炉。试验条件方面,是地道的传统农耕方式,田间道路是土路,晴天一把刀,雨天两脚泥,更坏的是年年要防汛保试验,一到汛期,防汛是头等大事,为了保卫试验生产,不分男女,全员参战,不分昼夜,守护沙湖大堤,泡在洪水中,有的都感染了皮肤病,有的连续战斗24小时甚至36小时不休息,感冒了不下火线,这种情况老同志们坚持了40余年,1998年的长江流域大洪水把油料所试验地全淹了,试验没了,大家日夜战洪水的努力给毁了,全所职工很痛心。一路走来,我们还遇到前述的事业费不足,寅吃卯粮的困境,以及科研项目萎缩,研究经费短缺,部分专业人员面临调整转型和职工下岗的困难。

  尽管如此,油料所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初创时期,遵循建所的原则,牢记科研责任和服务三农的使命,全所职工无论行政干部还是科技人员,一律参加试验生产劳动,一样肩挑背扛,手播镰收;科研人员在简陋条件下,克服困难,精益求精地做好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实验,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守护着科研生产,收获着快乐和成果,我们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参与课题竞争,加強科技开发,改变了经费困难的局面,迈进了中国农科院研究所的前列。在建国七十周年的中央电视台播映的《激情的岁月》新闻片中,航天研究也是用计算尺、手摇计算器和算盘成功地造出了两弹一星,同样,油料所人也研究出了不错的成果。

  现在的条件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鸟枪换炮,而是换导弹了。但是不要忘记是曾经的艰苦奋斗换来今天的一切。

求是

  求是就是探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务实创新。

  油料所老一辈的领导和专家告诉我们以及我所亲历的油料所发展历程说明,油料所科研事业发展就是靠务实和创新不断前行的。

  搞科研做学问,求是就是求实。农业科学研究离不开农村、农业和农民,离不开研究的对象农作物。要求我们的专家静下心来,沉到基层,以求实的精神到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所初期所选课题大都来源于生产实际,使我们少走了弯路,如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油菜花而不实病的研究,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协抗青”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长江上中游两熟制油菜秋发生物学基础及高产技术,获国家科技二等奖的花生病毒病研究和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的水田三熟秋大豆等成果都是这种务实精神的结晶。一方面从生产中调查研究,发现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了解农民的需求,一方面长期在产区(疫区)建立试验基地以及专家们的长期坚守。办基地不来虚的,蹲点占一年的一半左右时间,实实在在地蹲在点上,以作物或课题组为单位,抓住一个问题,办好一个基地,形成一项成果,服务一方百姓。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新来的同志都必须到基点锻炼,与农民“三同”,吃百家饭,边了解生产,边开展科研,边加大成果推广,我就曾于1974—1977年在湖北襄阳县和红安县的芝麻和花生基地上蹲点几年,相比之下,我的蹲点时间还是很短的,据我所知,栽培、土肥、植保等专业的同志们蹲点的时间更多,在那时由于他们的务实和坚守,使不易出成果的学科却成就了辉煌。

  求是是创新之基。学科的发展、专业的延伸、课题的选择、手段的提升都凝聚着一代一代专家们不断创新的精神,如从应用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从研究细胞到研究分子、从产前研究到产前产中产后研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从标准应用到标准制定、从仪器设备应用到仪器设备研制等战略上的创新,都体现了科研人员把握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的洞察力。因此反映在成果上,在油料种质资源、油菜双低品质改良、高含油量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菌核病防治、花而不实防控技术、花生病毒病防治、抗青枯病、抗黄曲霉及高油酸高蛋白育种、大豆高产抗病优质育种、芝麻高产优质育种、油料作物平衡施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油菜基因组测序、油料功能基因发掘、转基因及安全性评价、油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尤其是不断调整研究方向的传统学科如优质育种等也焕发了青春,新时期确立的新型学科如基因,质标,加工研究等更是生机勃勃,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与技术影响。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油料所科学研究的创新点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油料所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

奉献

  奉献是满怀感情地为他人服务,不计报酬的给予。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夙愿。油料所人的奉献精神主要表现在无论条件多么困难,他们都无怨无悔,无论工作多么艰辛,他们都克难攻坚,无论遇到什么世故,他们都能正确对待。

  油料所建所以来,先后有近700名科技人员和工人,一代接一代前仆后继,为油料所亦是为农科院的发展奉献青春以至毕生精力。

  初建油料所以中国农科院组派人员和华中农科所留下的油料研究专业人员及试验工人所构成。建所之初的创建代,更是值得敬佩。其中来自北京的几十名人员中,有老革命、老干部、有科辅人员,其中有不少拖家带口的夫妻,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组织安排,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毅然决然来到武汉开垦新的疆域,在长江边沙湖畔扎根开花。来到夏是火炉冬是冰窖的武汉,新家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比京城农科院大院之差可想而知,他们不仅扛过了武汉恶劣的气候,而且都在油料所安居乐业,无一返京,艰苦创业,默默奉献了一辈子。这是国家第一的情怀,事业为重的崇高精神!

  建所元老中的另一个群体是原在武汉的华中农科所的部分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他们与农科院来所同志一道,克服困难,艰苦创业,不辱使命,承担起建设油料所的重任,他们成为了油料所科研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是这些老同志奠定了我国油料科研的基础。

  各个时期的油料所人爱所如家,爱岗敬业,视油研事业为生命,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用在科普教育上,用在推广成果上,用在服务三农上,无私地奉献给了我国的油料科研事业和油料产业发展上,不少同志不幸倒在了人生中年。有的人不计名利,在科研大协作上不计较排名,就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品格。有的人甘于奉献,20世纪80年代以前,先生产后生活,工资长期不涨,即使要涨只有3%的比率,有的人还让出指标,住房多年不建,即使建了也只能分批解决,有的人却往后退。有的人顾全大局,辛勤工作一辈子,沒有被评上正高职称,工资待遇受到影响,但他们理解党的政策,有的曾经受到过不公正对待,但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默默奉献的老专家们和他们的功绩。

  油料所建所六十年之际,所领导重视文化建设,发动全所职工挖掘油料所精神,是一件凝炼前辈们奋斗历史,激励后来人再接再厉的实事好事。

  “精神”的内涵是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油料所之精神——“团结、奋斗、求是、奉献”凝聚着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全所员工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他们坚定的献身国家农业科研事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境界。一经发扬光大,将成为油料所代代相传的精神支柱,以及新时期推动我国油料科学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