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促进大豆锈病研究
谈宇俊,女,1938年生,研究员,1961年华中农学院植保系毕业,从事油料作物病害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奨2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奨1项、中国农科院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三等奖1项。主编《大豆锈病》和《大豆锈病的研究进展》2部专著,参加撰写《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大豆遗传育种学》巜中国农作物抗病性及其利用》等6部专著。
回首往事,犹记得1961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植保系,来到新建于沙湖畔的油料所。60年前的油料所很破旧,都是平房,但人们的关系是友好的,植保室的工作步调是一致的,领导是关爱群众的,使我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在油料所参加了全国油料作物病虫普查、芝麻茎点枯病研究、油菜霜霉病流行规律及其防治研究、新农药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及抗菌素的筛选应用等课题,后来主持了大豆锈病研究,将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油料作物病害的研究。
1976年由于全国耕作制度的改革,单熟制改为多熟制,多地水稻区开始多种一季秋大豆。我所科研基地秋大豆上发现一种新病害,症状开始为大豆叶片发黄,后成片枯死,严重的颗粒无收。不仅湖北的秋大豆上出现此病害,全国有些地区也随之反映相同现象。在此情况下,植保室组织前往调查,当时我也去了。回所鉴定该病为大豆锈病。我所决定立题开展研究。由于当时大豆锈病在国内只有发病的报道,其研究尚为空白,国外资料也很少,在没有人愿意主持这一课题的情况下,为了探索未来,我承担了大豆锈病研究课题。这是独立承担任务的开始,也是锻炼自己的机会。
在科研经费少、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首先对种植秋大豆地区进行了调查。大豆锈病发病的地区都是贫困山丘地区,如福建的三明地区、江西的石城地区等。当时条件差,交通不方便,到三明去,坐火车到上海后,转车到南平,再坐尘土飞扬的长途汽车到三明。我们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再脏再累也要马不停蹄地克服困难去完成。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组织了全国大豆锈病协作组,多次召开全国大豆锈病会议。通过协作组,对大豆锈病的分布、危害、病原生物学特性、大豆锈病流行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后扩展到全国的调查。随后与我所其它专业合作,对大豆品种资源进行抗大豆锈病鉴定,与育种室合作,选育抗病新品种等。我们还开展了大豆品种抗锈病遗传的研究,对抗病育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大家合作愉快,工作也更有信心。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与亚洲蔬菜发展研究中心亚洲区域中心开展“抗锈病大豆种质遗传分化评价及其创新利用研究”。1998年赴美国依阿华大学进行大豆锈病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完成“利用中枢网络模式评价国际粮食贸易中病害风险”研究。国际合作研究对我们的科研起到了促进作用,带动了研究基地的科研实践。另外,我还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开展了大豆品种抗锈病机理研究和大豆锈菌冬孢子的形成及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等研究。
通过研究,明确了大豆锈病在我国的分布、危害、损失情况及病原生物学特性,总结出病害的流行与品种、生育期、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雨量和雨日数是流行的主要因子,提出了测报模式。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初次侵染源来自南方寄主,通过气流向北传播,提出了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栽培(改秋播为春播,增施钾肥)、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该项技术在大豆锈病重病区广西、云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进行推广,从而使大豆锈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研究结果填补了大豆锈病研究的空白,作为科研人员,克服困难,付出努力而得到满意的结果,深感欣慰!在研究的基础上发表31篇大豆锈病论文。1985年在泰国召开的亚太地区育种研究进展学会第五届讨论会上,我作了“大豆锈病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的报告,还主编《大豆锈病》和《大豆锈病研究进展》专著2册,使大豆锈病的理论及防治有了完整的论述。
退休后,我积极提供各种咨询解答,尽己所能给予帮助。曾被江苏省苏巴克农药有限公司聘为顾问,为他们公司提供每年在国内和巴西的大豆锈病严重度预测和防治的时间。还有美国农场主来中国访问,找我咨询他们当地是否会引起大豆锈病大流行及防治等问题。我国国家检疫部门来信咨询大豆锈病是否设为检疫对象、如何设立等问题。北农大的研究生也多次咨询有关大豆锈病研究问题。我都一一解答。
大豆锈病的研究成绩是显著的,在国内外引起了比较大的影响。能完成这么多任务,取得这么大成绩与我们在工作中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地为科研奉献的精神分不开,与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分不开。我十分感谢一起奋斗的同事及给予支持的领导,一起相伴风雨,一起走过崎岖,全化作美好珍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