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助力精准扶贫

字体
  7月26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周新安带队前往恩施了解科技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并针对当地大豆生产提出了指导建议,为推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大豆与玉米间作种植在恩施较为普遍,但当地多采用单行或同穴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间距小,大豆受光差、病害重、产量低,田间
收获作业困难,种植效益不高。自去年以来,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团队积极整合大豆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一选、二扩、三缩”的技术模式,即一选,选用耐荫、耐密抗倒的大豆品种,紧凑或半紧凑耐密中矮秆玉米品种;二扩,扩大玉米与大豆间距,充分利用玉米边际效应,同时减小玉米对大豆的遮蔽;三缩,缩小株距,使玉米、大豆密度与净作相当。通过这种间套作模式,实现玉米单产与净作相当,大豆亩产120公斤左右,每亩增收400多元。油料所精准扶贫联系点屯堡乡田凤坪村的农户看到大豆、玉米的田间长势,纷纷表示明年将采用该技术进行种植,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示范效应明显。
  应咸丰县茶叶局邀请,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团队还考察了咸丰县茶园,探讨重修剪后茶树与大豆套种的可行性。咸丰县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较大,近年来注重推广采春茶,重修剪。茶树修剪后再封行前的两个多月时间,行间可套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油料所
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团队在详细了解重修剪茶园情况后,建议种植早熟毛豆或春大豆,既可以起到覆盖地面保水肥、抑制杂草减投入的作用,又可以利用大豆固氮减施氮肥,同时通过大豆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咸丰县茶叶局领导对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团队的建议表示充分肯定,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