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所两项科研成果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日,从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凯旋而归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李云昌、李培武双双捧回了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烫金荣誉证书。他们分别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抗(耐)病广适性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的选育与应用”和“双低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制与应用”两项科研成果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油料研究所继2001年同期获得两项国家奖励后又一次登上了国家领奖台。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是“九五”国家和湖北省科技攻关以及“十五”国家“863”计划选育并通过湖北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的选育采用了诱变技术、不同遗传背景亲本杂交、叶片硫甙分析与抗病筛选相结合、品质检测与定向选择相结合及多年多点试验鉴定与生产试验相结合,突破优质与高产、优质与抗(耐)病性等矛盾,实现了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抗病、广适性等多个优良性状的重组与互补。该品种适应长江流域和黄淮南部种植,因其丰产性突出,品质优良,抗(耐)病性强,2000年以来,在湖北、四川、安徽、江西、湖南、陕西、河南等省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创经济效益近6亿元。该品种的应用推广在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增加油脂供给、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优质油菜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巨大。

   “双低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技术及仪器”适于双低油菜加工、收购、生产、贸易、科研、良种繁育中检测使用。该项成果的创新在于:发现了菜籽硫甙与特异外源酶和专用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产物与硫甙含量的关系,首次提出菜籽硫甙与特异外源酶和专用显色剂反应定量速测硫甙的技术思路,开辟了油菜硫甙定量速测技术的新途径。首次建立了基于菜籽硫甙与特异外源米曲霉硫甙水解酶和专用显色剂3,3’-二甲基联苯胺反应的油菜硫甙定量速测技术;获两项发明专利的“一种油菜硫甙速测技术及其测试板” 和“一种油菜芥酸的速测技术及试剂”率先建立了比浊测定为基础的油菜芥酸定量速测技术,克服了现有芥酸速测技术不能准确定量的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物化硫甙、芥酸定量速测技术,研制出适于油菜籽批量样品定量速测,可同机实现特异性酶反应测定硫甙(μmol/g)和比浊测定芥酸(%)的硫甙测试板、速测试剂及速测仪,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项定量速测技术操作简单、实用,速测仪体积小,环境适应性强,应用于双低油菜籽收购大批量样品现场检测,检测费用低,实现了双低油菜以质论价,促进了油菜行业产品质量双低化的技术跨越。该成果在全国油菜主产区12省市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仅新增经济效益达10.5亿多元。同时,推动了油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优质饲料蛋白安全供给,带动了畜牧业和养殖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