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绝壁找水成功清泉流到村口

  经过5天施工调试,从百米绝壁上引出的清泉,昨日中午终于到了恩施州恩施市屯堡乡田凤坪村口。村民们兴奋不已,纷纷前来尝鲜。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图为一位村民拎着热水瓶打水尝鲜


图为朝东岩绝壁(红圈中为天宝洞)


图为往年冬季,村民们要到山下挑水吃用 资料图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俊华 王永胜
  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准扶贫的日程计划,任小平这一批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应该于上个月就回汉交班了。但因为绝壁寻水的工程没有完成,三名队员都没有提回城的事,继续留在恩施州恩施市屯堡乡田凤坪村。
  昨日中午,经过5天施工、调试,从离地100多米的绝壁溶洞中引出的清泉,终于到达村口。全村村民欢天喜地,纷纷打水尝鲜。就连81岁的老人也拄着拐杖,到山坡上来看热闹。
  驻村期满心愿未满
  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工作规划,承担扶贫任务的工作队,驻村帮扶时间一般为两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由于是科研机构,每批扶贫工作队的驻村时间为一年。
  任小平、何平、陈海文于去年10月进驻田凤坪村。到村不久,他们就尝到了当地冬季缺水的难处。上一任工作队向他们介绍情况时,也对没有解决村民的缺水难题耿耿于怀。
  今年1月底,山中大雪纷飞,村民们更是无水可用。任小平和队员们挑起水桶,从一公里外帮老年村民挑水应急。任小平打定主意,一定要在自己驻村期间,解决村民用水难。
  任小平将情况反映给所里,所领导明确表示会给予资金支持。他的想法更坚定了。
  但水源难寻、技术缺乏、施工安全等问题交织,一一解决谈何容易。
  转眼到了今年10月,任小平和队友们的驻村期限已近。尽管田凤坪村的油菜、油茶等增收明显,土壤改良项目进展顺利,村里的助学奖励金也落实得不错,但任小平总觉得,他的工作没有圆满。
  恐高队长豁出去了
  国庆长假一过,任小平寻水的心情更加急迫。他和两名队员一起,找到常年爬山攀岩采药材的村民罗德慧,请他进入朝东岩绝壁上的天宝洞探查。10月12日,由罗德慧等四人组成的探洞先锋确认天宝洞中存在水源,而且经检测水质优良,任小平等队友就开始张罗着引水出洞了。
  10月28日,引水施工正式开始,而任小平的烟瘾也变大了。他十分担心施工安全和突发状况,一直守在绝壁边的现场,不由自主地不停抽烟,晚上睡觉前也是靠抽烟解压。开工前,扶贫工作队就为每名施工人员购买了高空作业险。
  任小平私下告诉记者,他本想参加第一批探洞,但因他有恐高症,所以临时退缩了。引水施工进行到第四天,工人们说洞中环境复杂,工程进展和效果很难预料。任小平一听急了,硬着头皮上了吊篮,战战兢兢进到洞内,与工人们一起商量解决办法,鼓励大家克服困难。
  由于这一工程实在不同寻常,所以预算也由起初的5万元,几乎翻了一番。
  一缕清泉全村笑脸
  前日下午,施工人员成功从天宝洞中抽出泉水。昨日,大家又调整管道架设路线,焊接好地面出水管线。下午2时许,延伸到村口的水管口,终于流出了不间断的清水。
  村民们纷纷赶来,连81岁的谭明辉老人,也拄着拐杖来看热闹。他说,他从没听说有人进过天宝洞,更没想到扶贫工作队竟然从这个300多米高的绝壁溶洞里引出了清泉。
  田凤坪村村支书杨流祥介绍,每到冬天,村民们都要到山下的清江边挑水吃用。两地海拔落差600多米,一名壮劳力一天也只能往返挑水两趟。遇到村民家办红白喜事,往往要请上10名亲友挑水应急。而现在,世世代代村民冬天挑水吃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望着管口汩汩流淌的清泉,村民们笑逐颜开,纷纷打水尝鲜。村口桂花山庄的老板娘李琼敏听说天宝洞的泉水好,拎着开水瓶来接水。她说,她要用这瓶清泉给客人们泡茶喝。
  任小平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说,等到引水工程收尾,他和队友的扶贫接力棒,就可以放心地交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