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是人类主要的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我国既是油脂生产大国也是油脂消费大国。早些年,食用油脂虽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报记者 秦志伟
近几年来,美国哈佛大学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康景轩教授回到中国参加会议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他发现,中国关于油脂及脂类与健康的研究和实践正发生着新的变化,从康景轩所参加的会议可见一斑。“国内有些专家的报告让我很激动。”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油脂是人类主要的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我国既是油脂生产大国也是油脂消费大国。早些年,食用油脂虽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看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脂质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吃好油、吃健康油”已成为他们关注自身营养健康的新需求。
可喜的是,这一新需求正得到不断的满足,源于油脂学科及脂类研究的快速发展。
寄出去的两封信
虽然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国外,但康景轩对国内油脂行业发展、脂类研究及全民健康尤为关注。
早在2006年,康景轩就给科技部写信建议重视开展脂类组学研究,那时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脂类组学研究中心主持研究工作。根据他的研究,脂类对人体健康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很可惜,“当时没有收到回应”。
也就是在那些年,美欧及其他科技发达国家开启对脂类与健康的研究,他们纷纷成立研究中心,加强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
第一封信没有回复,时隔八年,康景轩又发出了第二封信,“这次是写给习近平主席的”。康景轩在信里提到,“由于各种污染(空气、水和食物)以及生活方式(尤其饮食)的改变,目前和未来的国民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比如在生活方式上,康景轩实验室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现代膳食中两种必需脂肪酸的失衡与很多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比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记者了解到,康景轩所说的必需脂肪酸是指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6饱和脂肪酸。
康景轩呼吁,把平衡必需脂肪酸摄入(即增加omega-3、减少omega-6)作为一项全国性健康工程来做。令他意外的是,“这次有人打电话详细地向我了解了相关情况”。
实际上,我们平常食用的油里就包含这两种成分。康景轩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比较了几种常用食用油中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6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结果并不像人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油越贵越健康。
众所周知,中国人炒菜常用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其中玉米油和花生油较贵,菜籽油较便宜。通过比较发现,菜籽油的omega-3含量较高,与omega-6的比例是1:2,其次是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
为此,康景轩还特意用中文写了一本书,叫《吃出健康的智慧——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健康新理念》。书中主要讲了营养“三宝”,即omega-3、纤维素和抗氧化物。
科技如影随形
实际上,康景轩寄出两封信的时间及回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油脂行业、脂类研究所处的阶段,以及不同时期消费者对油脂的关注度。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蒋新正是一位从事油脂工作38年的“老兵”。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油脂行业的发展情况,“每十年都会出现不同的特点”。
蒋新正划分出四个阶段,分别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粗放加工向提质增效发展、油脂加工厂从小而全转向大型化和“适度精炼”的提出。
在蒋新正看来,上述四个阶段的发展正是人们从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化的重要标志。
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身影。
比如,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油脂行业又重新进行了一轮新的洗牌,一大批国有油脂厂纷纷“合资”或“国退民进”或“倒闭”,各类投资疯狂进入中国油脂行业。“特别是2003至2006年期间,我国沿海的大中城市建起了近百家千吨以上的大型油厂。”蒋新正介绍道。
也就是从那时起,国外大豆长驱直入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大豆进口数量连年递增。据统计,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达到9535万吨,是国内大豆生产量的6.8倍。
与此同时,中国的油脂产品出现了“琳琅满目”的空前繁荣景象。
蒋新正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集中体现在油脂机械加工上,出现了许多大型油脂成套设备的加工厂和工程公司,油脂精炼设备的加工水平也接近国外水平。
2008年以后,消费者开始关注食用油的营养与健康。人们在追求食用油数量的同时,也对油脂的品种、品质、品牌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期望。
王汉中也发现,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脂质。相应的,产品供给也随之发生变化。“安全、绿色、健康、多元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新需求。”王汉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向多功能、个性化发展
王汉中是油菜遗传育种学家,还担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他日前在第三届国际脂质科学与健康研讨会上介绍,他经常被问“能不能不吃油或少吃油”的问题,王汉中便给他们做起科普来。
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长寿。据调查,在20多项长寿秘诀中,与饮食健康有关的占4~6项,膳食营养对健康的作用仅次于遗传,为13%,远大于医疗因素的作用。
脂质到底有哪些营养健康功能?国家健康油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黄凤洪研究员给出了答案:提供能量,促进维生素A、D、E的吸收,决定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改善食物的质感和风味等。
黄凤洪对比三大营养素发现,相比于谷物、蛋白质人均消费量下降,油脂消费量却持续上升,人均消费量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量的2倍以上,达到63.5克。
然而,我国食用油消费omega-6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
“omega-6和omega-3摄入比例达9.55:1,omega-3摄入不足。”黄凤洪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2017年《全球营养报告》显示,饮食一方面是营养严重过量或缺乏,另一方面是营养不平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性疾病治疗占中国医疗费用的70%,2015年超过3万亿元。
正因如此,油脂供给开始从“吃得少、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出营养健康”并向多功能、个性化方向发展。
黄凤洪表示,油料品种间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据他们研究,优质菜籽油是大宗健康食用油。比如,优质菜籽油omega-6和omega-3的比例接近4:1。
近年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在油菜专用品种选育、功能型菜籽油绿色高效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也是让康景轩“很激动”的一点。
在黄凤洪看来,未来要不断提升“以人为本”功能脂质的个性化、即时的精准营养干预调理科技支撑能力,促进营养型油料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营养健康水平。
“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且长期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是有效应对大豆进口的不确定性和维护国家油料供给安全的重要途径。”王汉中说。而这也是科学家面对消费者对油脂产品提出新需求的回应。
《中国科学报》 (2018-11-28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