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我国突破油莎豆机械化种植技术瓶颈

  近日,在湖北监利县新沟镇,专家们对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种植的油莎豆进行了现场测产,亩产鲜重达1562.9公斤,测产专家组认为这一技术示范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

  油莎豆原产地为沙漠干旱地区,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顽强的生命力,喜阳光、耐高温、抗旱、耐涝,油莎豆营养价值与花生油相似,与橄榄油相媲美,是榨取植物油和炼制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其单位面积产油量可达120公斤,是大豆的4倍,油菜的2倍。

自动收获机正在田里收获油莎豆。刘志伟 摄

  “由于生产中的诸多技术瓶颈阻碍了油莎豆的大规模种植和发展。”中国油料所副所长张学昆说,一是品种混杂退化,单产和含油量不高,单产不足300公斤/亩,含油量低于25%;其次、油莎豆块茎较小,千粒重在260 - 650克,由于根柄较细,容易断裂,所以收获过程中极易发生落果现象,大面积种植收获问题更为突出。

  中国油料所科研团队经过十多年的攻关,成功选育出国内首个大粒型高产高油的油莎豆新品种“中油莎2号”,粒型较大呈椭圆形,千粒重为655.8克,其单粒晒干后的块茎直径可达1.19cm,成熟后非常适宜机械化收获。近年来,通过创建油莎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种植成本不断降低。监利县富农阳光油菜种植专用合作社今年示范种植了50亩,实现了亩产值5251元,每亩纯收入达3281元。

专家们正在查看刚刚收获的油莎豆。刘志伟 摄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油莎豆高产大粒型品种“中油莎2号”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进行测产验收,参加验收的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生产标准化技术攻关,并在适宜地区扩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