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中国农科院8年间派出科研人员12000多人次科技扶贫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农业科技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2月17日,中国农科院召开“脱贫攻坚与成果转化工作会”,会上发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农科院通过资金扶持、人员保障、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为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科技力量。据介绍,脱贫攻坚开始以来,中国农科院在全国近百个贫困县推动科技扶贫,统筹自有资金5500万元,带动各类帮扶资金1.5亿元,选派700多个专家团队,派出科研人员12000多人次……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室副主任金黎平帮助农民种植马铃薯。中国农科院供图

科技服务助力农业发展

  位于贵州东南部的剑河县,是国家二级稀有动物白香猪的产地,白香猪是我国禽畜资源保护品种,也是优质的医用、肉用动物。

  白香猪是当地人在历史上长期选育而成,但一直以来,存在“无谱系、无血统、无选配”的三无种群现状。为此,中国农科院北京牧医所的扶贫科学家们,专门为当地分出了4个白香猪血统,制定了科学配种计划,成功避免了近交衰退,为300多剑河白香猪养殖户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保持剑河白香猪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在全国各个贫困县,类似剑河县这样的科技服务还有很多,据介绍,2012年以来,中国农科院为贫困地区制定规划、开展咨询3000多次,现场指导农业生产22000多次。在陕西、四川、云南、河北、甘肃等地的近百个贫困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农科院专家还在各地开展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超600000人次。仅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就以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有机无土栽培、蔬菜工厂化育苗等技术,在多个贫困地区开展培训,培训菜农和技术人员8万多人次。同时,中国农科院还向各贫困地区捐赠生产资料,至今已捐赠种子、肥料等205.8万吨,捐赠生产设备、科研仪器124台,捐赠临床兽医用品3万余套。

中国农科院兰州牧医所研究员牛春娥在牧区指导示范绵羊穿衣技术。中国农科院供图

科技产业强化示范带动

  2020年,四川得荣县,1.1万亩汉麻丰收,预计可以为当地带来1000万元以上的产值,参与的农户,户均增收2800多元,成为当地全域脱贫有力的支撑之一。

  汉麻在油用、纤维用等多个领域都有极大的市场。该县的汉麻种植基地是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帮助建设的,据介绍,基地采用“研究+政府+企业+农户”的共建模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种植中,则采用优质品种,自走式农机等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在全国多个贫困县中,中国农科院共建设了1142个示范基地,推广了750个新品种,365个新产品,758项新技术。

  此外,中国农科院还实施了568个科技项目,涉及资金4.57亿元。如基因组研究所在喀什地区实施的耐盐碱水稻项目,目前已经试种成功,带动当地2000多户农民脱贫。

  除了集中推广和实施新技术、新项目外,科学家还会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对贫困地区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提供科技助力。在湖北来凤县,中国农科院蜜蜂所的研究员帮扶当地实施“十百千万”的养蜂发展模式,将农业公司、村集体、创业者、农户都纳入帮扶体系,迄今已经帮扶来凤县新增中华蜜蜂1万群。

  在全国,中国农科院已帮扶经营主体5000多个,辐射带动9.7万贫困户。

科学家组织联合攻关,抢救发病燕麦。中国农科院供图

科技进村长期稳定帮扶

  近几年来,湖北田凤坪村千亩油菜花海,成为当地新晋的风景胜地。每到油菜花开时,都会吸引很多游客来这里打卡,这片新的网红地,其实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在这里的驻村工作队帮助建设的。

  据介绍,几年来,油料所的驻村专家一直在帮助村里建设自己的产业,并推广作物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如今,千亩油菜花海已帮助村民人均年增收600多元,田凤坪村也实现了全村脱贫。

  中国农科院灌溉所驻村的地方,是河南韩堂村。从2015年开始,灌溉所连续派出了3位第一书记,统筹解决村里的饮水安全、基础设施提升等。同时,帮助村里建起了葡萄、哈密瓜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园,使村民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提升到4000多元。

  持续的科技扶贫,常年的科学家驻村,不仅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科技服务,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据介绍,近几年,中国农科院已经培养了154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8名西藏、新疆特培学者,为当地培育了自身的科技骨干力量,打造了一批“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