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垄上频道]一粒种子卖出1500万 专家赞湖北种业市场化程度全国领先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这芯片究竟价值多大?5月28日,2021武汉种业博览会首次推出的农业新品种专场拍卖会上,现场观众亲身感受了一次,一粒种子卖出了1500万元。好种子为何如此值钱?企业为何愿意花大价钱购买?湖北种业发展程度如何?我们一起到2021武汉种博会上找答案。

  一粒豆种卖出1500万

  父子轮流举牌志在必得

  “举牌1350万……1500万,一次、两次,1500万三次。恭喜这位6号竞拍者获得中豆63的品种经营权!”随着拍卖师一锤定音,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高产优质广适大豆新品种“中豆63”,被安徽一家种业公司以1500万元成功拍得。这也是2021武汉种业博览会农业新品种成果专场拍卖会的全场最高价。该品种起拍价248万元,然而一开拍就竞逐激烈,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5家公司争先恐后,价格直线跃升,600万、610万、700万……很快超过1000万。竞拍价上了1000万后,两家公司仍死死盯住,进入白热化竞逐。对方报出1330万之后,年轻的竞拍者安徽永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雷略微犹豫了一下,这时,坐在他身旁的父亲赵德军果断出手,拿过他手中的竞拍牌,举牌再次加价50万:“1390万!”不料对方马上举牌加价1450万。赵德军直接站起喊价“1500万”,最终成功拿下“中豆63”品种所有权。

  赵雷坦言,这次就是奔着这个品种来的。“好品种是种业的基础,遇到好品种不管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拿下”。赵雷称赞湖北举办农业新品种拍卖会是种业市场的创新之举,“以前科研院所卖品种时,因为信息不能充分共享,限于先来后到的顺序,好品种可能会以低价被实力较差的公司获得,得不到广泛推广。拍卖更市场化,这样好的品种才能被有实力的公司获得,能够得到充分开发推广,对市场和消费者都有益。”赵雷表示,购买这个品种看中的是湖北市场,江汉平原大豆种子销量很大,他所在的安徽永民种业有限公司将全力投入开发推广中豆63,把好品种带给更多农户和消费者。

  1500万元购买一个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在农业领域意味着什么?据媒体报道,此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济麦44”,被山东一家公司斥资1500万元买断全国生产经营权,刷新了全国冬小麦单个品种的转让价格纪录。

  历时11年培育一粒种

  博导感谢武汉种博会帮好种找到好“婆家”

  “中豆6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周新安带领团队,历时11年,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品种产量潜力较低、稳产性不足,综合抗性差,籽粒品质不符合市场需求等问题,培育出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夏大豆新品种“中豆63”。周新安表示,他对自己的科研成果非常有信心,但也没想到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非常意外!这个价格在全国农业领域不是数一也是数二”,周新安连声赞叹,“种业是农业的基础,大豆的产业链非常长,这个产业链稳不稳就靠种业了。拍卖这种形式比直接洽谈签约更市场化,更能体现种业的价值。感谢武汉种博会提供机会,让我们用心血培育的科研成果得到市场更好的认可!”

  武汉种业博览会今年首次举办农业新品种专场拍卖会,这也是近年来湖北首次举办农业新品种成果拍卖会,武汉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的珞红5A杂交水稻、优质肉鸭新品种、茄子品种“迎春四号”“紫龙九号”等6个农业新品种参加拍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家企业前来竞拍,成交总额达到1650万元。预计现场签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作、农业新品种拍卖协议等可达30项。

  武汉种博会的创新之举,让前来参展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纷纷点赞。“武汉种博会对新品种进行公开透明的拍卖,让我们科研院所找到了心仪的买方”,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朱仁山课题组科研助理许志勇难掩喜悦之情。而令武汉汉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忠最开心的是,拍卖比起传统推广方式节约了时间,“审定品种要两年至三年,孕育一个品种又得五六年,加起来要七八年,推广还需要几年。直接拍卖种苗,相当于给我们节约了三至五年的时间。”

“中豆63”成功竞拍后 双方签约

  湖北种业市场化程度全国领先

  专家称赞“没有之一”

  作为2021武汉种博会的重头戏,首届中国武汉长江种业高峰论坛同日举行。本届论坛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黄陂区人民政府承办。十二位种业专家、行业精英,聚焦种业发展现状,探讨种业发展未来趋势。

  据了解,目前我国种企数量由2016年的4316家发展至2019年6393家,经济作物、特色作物企业开始崛起,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大企业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作物种子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改变。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原二级巡视员马志强指出,“目前我国种子供应充足,劣种子问题基本解决,种子企业实力全面增强。”

  对于湖北种业市场,业内专家评价颇高。种业营销专家韩俊强表示,杂交水稻看湖北,湖北作物种类齐全,是种业企业必争之地,尤其是杂交水稻种业。国内种业的新技术、新品种首先从湖北崛起。湖北种业的市场化程度最高,没有之一。渠道经销商能力和思想都在全国领先。不过,湖北种业优势企业不突出,这是值得湖北种业思考和发力的地方。

  武汉种业科研实力雄厚

  种都建设进入国家支持层面

  武汉种业科研实力雄厚。武汉市有46所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部级检测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87个硕士点和54个博士点。云集了全国高水平的种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其中本地院士10人,外地院士工作站8个,人才智力密集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具备全国领先的生物育种能力。种业创新成果更是丰硕。诞生了全球第一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奠定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基础,发现了第一个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红莲型水稻,育成了全国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中国第一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种、全球第一支试管藕,以及优质柑橘、优质稻、水生蔬菜、淡水鱼、优质瘦肉猪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作为生物育种的基础,武汉种质资源体系健全。已建成国家级种质资源库5个,收藏各类植物种质资源2.5万余种、十余万份。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区4个。其中,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保存从全国20多个省份及10个国家收集的12类水生蔬菜种质资源2500余份,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水生蔬菜种类、资源数量最多、生态型和类型最丰富的水生蔬菜资源圃。

  武汉已连续举办了38届种子交易会,是中国种业界历史最悠久的种子交易会,每年全国、全球的种子企业2000多家参会参展,年成交额达10多亿元。武汉种博会已成功举办了6届,参展企业300多家,年展示新品种6000个以上,实现了地展、馆展、网展同步进行。

  武汉种都经多年建设,要素集聚,以种都建设为支撑的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获批,武汉·中国种都建设进入国家支持层面。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速、武汉·中国种都发展将相互促进。

  垄上频道 农村广播全媒体记者:凌云 段晋涛 见习记者 武晋冉

  链接:http://m.hbtv.com.cn/p/198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