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揪出隐藏的致癌物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Ⅰ类强致癌物,花生、玉米、稻米、牛奶都饱受其害。

       该成果首创高灵敏现场检测技术,开发17种试剂盒和3种仪器,实现了农产品安全高灵敏检测。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然而,在五颜六色的农产品里,却隐藏着一类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为了能很快把“黄曲霉毒素”从各种农产品中揪出来,确保百姓餐桌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的科研团队,历经10多年攻关,成功研制“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体系以及仪器设备,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也使我国跃居本领域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成果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黄曲霉毒素”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污染农产品毒性最强的一类真菌毒素,包括B、G和M族,例如B族的B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六六六的1万倍,为Ⅰ类致癌物,引发全球肝癌的比例高达28.2%。

       据介绍,植物性农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是BG1,在动物体内转化为肉蛋奶中的M1,污染食物链。国际贸易中引发的预警通报比例高达28.6%,每年导致的损失高达2800多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亿元,并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因为“黄曲霉毒素”是自然发生的,农作物要经过种收储运等诸多环节,难以彻底消除其污染。同时,“黄曲霉毒素”善于伪装,让人难于找到,成为长期难以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因此及时检测发现污染物,防止其进入食物链,就成为当务之急。

       寻找“黄曲霉毒素”遇到三大瓶颈,一是毒性大免疫原性差,二是抗体创制盲目,三是探针信号弱、假阳性率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建立了薄层法液相法,90年代建立了酶标法和亲和法,仍不能满足高灵敏检测需求。

       从1999年起,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等课题支持下,李培武率领科研团队,从创新杂交瘤筛选法入手,最终创建了高灵敏检测技术体系,研制出17种试剂盒和3种检测仪器,破解了检测灵敏度低、假阳性率高等一系列难题。该技术体系适合于大米、玉米、花生、食用油、生鲜奶及婴幼儿米粉等农产品和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高灵敏检测,实现了由抗体源头创新到检测技术和终端产品的全程创新。

       让人振奋的是,李培武团队研制的检测技术,灵敏度超过国际最高水平的10倍以上,特异性也超过世界纪录,检测时间由过去的30分钟缩短到6分钟。

       目前,该技术体系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3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项、韩国1项;发表研究论文91篇,出版专著2部,牵头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0项。

       该技术体系还引起国际上的重视,有关国际机构正在将该技术向亚非推广。截至2014年11月,国际基因库中“黄曲霉毒素”抗体基因资源77.8%来自本项目。李培武团队还向国内35家、国外17家科研院所提供了有关研究材料。

       “我们的检测方法和产品,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考虑推广应用的成本。同时还要求我们的技术产品能适合不同农产品、不同环节筛查,尽可能地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李培武介绍说,目前已经建成投产生产线5条,年产检测仪器900台,试剂盒产能300万套,部分产品销往美、印等国家和地区。

       该项技术还在中央储备粮库、光明乳业、正大饲料等900多家单位示范推广应用,覆盖了种植、养殖、收获、储运、加工等全过程。此外,累计举办专题培训260多场,10500多人次接受培训,使这些单位的检测能力提升40%,成本降低75%,污染损失减少13%,大大降低了“黄曲霉毒素”进入食物链的风险,有效保护了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