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 (记者文凯 通讯员余波 王政 吴志雄)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黄梅举办旱地油菜技术观摩活动。测产结果显示,新研发的油菜-棉花技术模式全年每亩纯效益达1027.8元,比传统棉油套栽模式亩增纯收益651.8元。
据介绍,该项目是由中国农科院研发的。“加拿大等油料主要出口国的间接生产成本每公斤要1.5-2元,黄梅油菜生产成本从原来每公斤超过5元降低到现在的每公斤1.75元,已经逼近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萌山对黄梅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研究员介绍,2012年该项目启动后,重点开展“油菜-水稻”、“油菜-玉米”、“油菜-棉花”等轮作制机械化条件下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重点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制的油菜机械化品种、土壤适墒管理技术、密度调控技术、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技术、联合机械播种技术、“一促四防”技术、机械收获等油菜优质高产综合技术进行集成和成熟化,着力解决机械化种植。
黄梅作为该项目集成示范区,创建了1.16万亩示范基地,集成机械化油菜品种、旱地油菜轻简化生产、无人机田间管理等9项核心关键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黄梅县县长屈凯军介绍,2015年,该县油料播种面积达48.7万亩、6.81万吨,其中油菜籽45.6万亩、产量6.15万吨,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每亩实现增产7.5公斤,亩平增收27元,节省劳务开支1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