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轻简化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助农增收

  “以前是埋着头种油菜,很难抵御市场风险,今年用上了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最新研发的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设备,让合作社经营得更有底气。”7月15日,在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十里店村,天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龚天清向记者介绍说,“这套轻简化设备不仅为合作社自种的3000亩油菜找到出路,打出了自己的菜籽油品牌,还带动周边农民2万多亩的菜籽收购价比去年高了近1元/斤。”
  
近两年,受政策、市场等因素调节影响,龚天清考察后发现,周边油菜主产区的大型菜籽油加工厂纷纷停工,而小型榨油坊盛行,他也萌发了想上套小型设备让合作社自己做加工的思路。但是,传统小型榨油坊一般采用高温炒籽和热榨工艺,场地卫生环境让人担忧。
  
在当地农业部门的牵线下,龚天清得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正在研发该项技术成果,双方一拍即合,于去年底在合作社建起了高品质菜籽油7D产地绿色高效制备新型技术装备与自动控制系统,今年正式投产。
  
油菜好,油才好。合作社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服务、订单回购的经营方式,既保障了加工菜籽油的品质,也为社员及周边油菜种植户每亩节本增效300元。
  
“这项技术颠覆了传统土榨工艺和人们对菜籽油的认识,生产出营养、安全、色香味形效俱佳的菜籽油,让菜籽油步入高品质时代。”7月15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枝江市举办高品质菜籽油产地加工现场观摩会,来自农业部科教司、农机化司、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以及全国各油菜产区的相关代表,对现场展示的浓香菜籽油称赞不已。
  
油菜是国产植物油第一大油源,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55%左右,不仅是最重要的大宗油料,而且是公认最健康的大宗油料之一。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油料品质化学与营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凤洪介绍,这项技术突破了油菜籽精选、微波调质生香、低温低残油压榨、低温绿色精炼、自动控制、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装备,与传统榨油工艺相比,工序减少了50%以上,采用物理压榨、精炼技术,无化学添加、无三废排放,能耗降低20%以上,生产成本减少30%以上。
  
为了满足合作社、小型加工企业的多种需求,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发出了日处理5吨、10吨油菜籽等不同规格的高品质浓香菜油产地加工成套技术装备,以轻简化、自动化、模块化、产地化的高品质产地加工技术推动小型土榨坊的改造升级。
  
与会专家表示,高品质浓香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就地增值,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农村创业,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有利于稳定菜籽油消费市场,稳定油菜生产,增加优质健康食用油供给,为推进油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