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沙湖碧波之畔 盛开金色花海

 

       本报记者郭徽 通讯员余波 摄影:记者萧颢   

       沙湖岸边,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的油菜田里,绿色的油菜苗正悄悄酝酿着一场华丽的绽放。今年3月,千万朵油菜花便会摇曳着动人的身姿,掀起一股股金色的浪潮,向人们发出一次美丽的邀约。尔后,它们便化作金色的油料,以另一种形态来到人们身边,融入你我的生活。

       由于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土气候适宜,湖北历来是油菜种植的大户。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也广泛流传着“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的说法,而湖北油菜,则源于沙湖之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这上百亩金色的油菜田。、

       生机盎然的油菜花海   

       冬日的阳光最迷人,2014年12月16日,70岁的王连英婆婆正在油料所社区散步晒太阳。走到一片绿油油的油菜花田边时,王婆婆不由放慢了脚步,驻足望向这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油菜花虽还没开,一片油绿在太阳的映照下仍显得尤为鲜活可爱。“哪个小区能不出门就看到这大一片油菜花田哦!”王婆婆感叹道,虽然已在油菜地旁住了几十年,看着油菜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每当经过这里时,她还是会被忍不住多看两眼。“还等两到三个月,油菜花就要开花了。”29岁的江女士曾是湖北大学学生,在她记忆中,每逢3月,当黄色的花海绽放时,她总会约上亲朋好友,徜徉其中。如今,虽已毕业多年,她仍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在人们眼里,这片油菜花田不仅是身边的一处美景,更成为每年定期的一种期待。

       若时光倒转30年,此处油菜地会比现在的大上十几倍,可以一直连绵到沙湖边。3月开春,成片的油菜花绽放在沙湖之滨,总能引得踏春游人无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日,站在湖边放眼望去,碧水之中花海影映,花田之内金黄灿灿,让人流连忘返。

       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步步进逼,油菜花田也只好将舞台让给繁华的街道和林立的群楼。若不是油料所在此占据一席之地,如今的沙湖边仍保留着近200亩的油菜地,和每年一次的花海之约恐怕也难以留存。

       沙湖之滨的黄金土地   

       民以食为天,大片油菜花海的美,背后蕴藏的是人们对食用油料的需求和渴望。让这片黄花遍地的实验田真正变成“金土地”的,是历史沿革中对油料研究、推广的孜孜以求。

       1898年,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推行洋务,并在当时的东城外卓刀泉处创办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并聘请美国外教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并亲自题字:“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 

       1906年,农务学堂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今湖北大学旁),并在沙湖周边开垦荒地,设置实验场,种植各种农作物以作教学研究之用,其目的就是研究培育优质种苗和先进耕作方法,并广泛推广,使之成为利国利民的“天下大利”。    此后,即使经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洗礼,沙湖边这块实验田仍顽强的保存下来。解放后,华中农业大学成立并另迁新址。  

       1960年,中央政府集合当时中国农科院和原华中农科所,在此处建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暨湖北省油料研究所(即油料所),曾经农务学堂的实验田被保留下来,并大面积种植油菜。沙湖周边则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油料研究实验基地。   

       秉承研究推广、利国利民的历史传统,54年来,在这片实验田里,油料所培育了131个油料品种,并在全国各地4000万亩的土地上推广种植,覆盖全国油菜面积的1/3以上。   

       油料生产的三次跨越   

       诗云“春雨贵如油”,既是对春雨的礼赞,也反映出油料自古以来便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却又稀缺珍贵的资源。如今的人们恐怕很难想象,超市、商场随处可见的食用油,在60多年前尚十分短缺。 

       建国之初,全国植物油年产不足100吨,人均每月不足3两。在那个食用油凭票限量供给的年代,二两油票,对每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显得十分珍贵。油料所成立后,致力于优秀油菜科技的培育研发和推广应用。经过50多年的不懈坚持,沙湖之滨的实验田里种出的“金种子”,推动了中国油菜生产的三次历史性跨越。

       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甘蓝型”油菜培育成功,取代了以往的“白菜型”;到1979年,全国油菜总产量比60年代初增长了2倍,菜籽油占油料作物比例也从18%上升到38%,成为由低产到中产的一次跨越,为维护当时食用油的基本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以油料所命名的高产油菜种子“中油821”诞生,并迅速覆盖全国三成以上的油菜面积,并成为油农口耳相传的“传奇”。到90年代末,全国油菜总产比70年代末增长了3倍。正是由于供给能力的不断增加,1993年,长达40年的食用油限量供给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生活得到巨大改善。  

        21世纪以来,油料所培育的“中双7号”、“中双9号”,不仅实现了高产,还使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菜籽油,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推动了油菜生产从高产到优质的跨越。   

       金色种子的全国之旅 

       据科学研究证实,菜籽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饱和脂肪最低的食用植物油,油酸含量接近于橄榄油,并含有珍贵的亚麻酸,油脂活性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因此,双低菜籽油被誉为草本油料中的“东方橄榄油”。

       每一滴菜籽油料的取得,都必须依靠种子。目前,油料所中,储存着3万多种油料种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料种子库。沙湖边的金种子,便是通过对这3万多种油料种子的研究,孕育而成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油菜种植也是同样道理。为让沙湖边的“金种子”能在全国各地广泛适用,油料所开始走出沙湖,在武汉周边及外地建立实验基地。截至目前,已在新洲阳逻、汉川、南昌、青海等地建成总面积3000亩的实验田,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培育能适应当地环境的优秀菜种。   

       无论是在湿热多雨的南方,还是高原苦寒的北方,沙湖之滨的金种子,始终沐浴阳光,扎根土地,在约定的3月之际,开出金色的花朵。

\

       报纸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fk/20150109/ctdsbfk252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