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要闻:我国油菜生产集成九项关键技术 全程机械化生产

       新华社武汉5月15日电(记者 黄艳)中国农科院15日在湖北省公安县举行油菜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模式示范现场会,展示我国在油菜生产领域的九项关键技术集成效果,油菜生产成功实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这意味着以人力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将告别历史。

       现场会上,多台联合收割机、分段式收割机、脱粒机在示范基地里收割油菜籽,农民只需站在田边指挥管理。记者看到,与周边油菜田相比,示范基地的油菜植株明显更为挺拔,基本没有倒伏,抗病害能力更强。来到现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管春云表示,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我国油菜生产中环节多、耗人力的问题,实现了轻简化,引领和推动我国油菜生产方式变革。

       油菜籽是我国本土最大的食用油原料,营养价值和均衡度仅次于橄榄油。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同季作物小麦可全程机械化的背景下,周期长、耗工多、技术环节复杂的油菜生产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种植面积下滑压力大。专家表示,不解决油菜籽生产机械化问题,油菜籽的种植习惯将逐渐消失,已经高度对外依赖的食用油产业将雪上加霜。

       技术总负责人、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介绍,目前我国油菜从种到收涉及的品种、机械装备、植保、土壤肥料、栽培等5大领域的9项关键技术实现有效集成。其中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双11号”,是世界上收割集高含油量、强抗裂角、高抗倒伏、抗菌核病为一体的双低油菜品种,也是目前最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

       其他的关键技术还包括:土壤适墒管理、密度调控、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联合机械播种、牙前封闭除草、“一促四防”、机械收获和秸秆快速腐解等高新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表示,全程机械化高效种植模式是一系列科学技术创新和攻关的成果,让油菜生产得以实现“工厂化”种植,农民可以实现“傻瓜式”种田,人工投入大量减少,每亩平均用工量从传统模式的10个工减少到0.8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