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菜试验田里,早播两个月的正在选育的油菜已经绽放了黄灿灿的花蕾。
一大早,研究员王新发就带领科研团队忙着给一朵朵菜花搭建纱帐(防止其他花粉混杂)、清除杂株异株残花,为繁殖亲本种子做前期准备工作。春节正赶上油菜花开得正盛,这几天王新发团队每天都往试验田里跑,徜徉花海,正好过年。
这是个体力活,为每一垄油菜搭建一人多高的钢铁支架,铺上细纱,五六个人七手八脚,伏低蹿高,忙碌了一上午;这也是个细致活儿,要看过每一朵菜花,找出摘掉每一枝“不合格”的残次花,几亩地巡视下来,也是一上午。
一年之计在于春,“育种人”对此感受最深。王新发介绍,油料作物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中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扩大油料生产是保障国家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内容。位于武汉的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是我国学科专业齐全的唯一国家级油料专业研究机构。春节期间,油料所专家们正争分夺秒在油菜地里开展育种研究。
据统计,目前以王汉中院士领衔、王新发研究员等为骨干的研究团队已育成了含油量达65.2%的油菜新品系Q924,创世界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他们培育的“中油杂19”是我国第一个含油量达50%的国审冬油菜品种,突破了油菜高油高产多抗协同改良的难题,推动油菜高油育种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入选中国农科院2021年重大成果产出。该品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成功打造了多种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单在长江流域就累计示范推广了2000万亩,大面积平均亩产油量增幅达100.6%,大力推动了我国油菜功能型、效益型、生态型与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王新发说,人们日常生活中吃到的菜籽油绝大多数都是新品种油、高科技油。日前,团队提出了未来油菜“双50”工程,计划通过科技创新,在2030年左右实现油菜品种含油量50%以上,产油量提高50%,为油料稳产扩面保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