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作物科技合作助力中非粮食安全”边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来自中非两国农业科研机构、企业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水稻、大豆、花生、马铃薯、芝麻等作物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合作模式开展了深度研讨。此次边会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油料所、蔬菜所、水稻所联合主办,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出席边会。

在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主会场活动中,油料所与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农业研究所签署了非洲芝麻品种改良与应用合作协议,该协议作为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首批合作项目在大会上正式发布,标志着中非作物科技合作从学术研讨迈向实质落地新阶段。
边会代表围绕“气候应对:作物应用技术优先研发领域”“产业落地:作物科技产业化的赋能路径”“协同深化:新时代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的模式探索”三大主题开展了热烈讨论,达成多项共识。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农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穆埃兹·贝尔赫(Muez Berhe)博士、油料所花生遗传育种首席科学家雷永分别作了“埃塞俄比亚及非洲芝麻等油料作物的发展与前景”和“中国花生遗传改良与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培育进展”的精彩报告。

此次边会搭建了中非作物科技交流桥梁,凝聚了中非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共识。会议一致认为,粮食安全是中非共同的战略关切,非洲农业潜力巨大,中国在作物育种、技术转化等领域经验成熟,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前景广阔。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挑战,中非需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合作,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成果产业化,探索高效可持续的合作路径。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推动中非作物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非智慧”、提供“中非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