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油料所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联合主办的花生ARC控毒固氮提质增产关键技术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活动在湖北襄阳召开,以张新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花生ARC控毒固氮提质增产关键技术打破了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理论的现有认知,展示了“两固三增五减”(固氮、固碳、增产、增效、增安全、减毒、减损、减肥、减本和减碳)的突出特点和巨大潜力,对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力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振华、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彦宾、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肖长惜、襄阳市委副书记胡勇等出席会议。杨振海在讲话中指出,花生控毒固氮提质增产关键技术不仅从源头控制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提高花生品质、保障人民消费安全,还能促进花生超级结瘤,显著提升花生单产,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乘势而上强化基础研究,加快新剂型研发与多技术集成,持续不断做好技术示范与应用推广。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的一类真菌毒素,花生、玉米等粮油产品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威胁产业发展和生命健康,其污染阻控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同时,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但自然状态下花生根瘤数量少,固氮效率差,难以满足高质高效绿色生产需求,如何提高花生结瘤固氮效率同样是世界热点前沿难题。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历经20多年持续研究,通过从土壤源头开展黄曲霉毒素阻控和结瘤固氮诱导耦合探索,首创了花生控毒固氮提质增产关键技术,发明出ARC微生物菌剂,实现了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与同步提高生物固氮。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在全国花生主产区示范应用,普遍出现结瘤时间提前、结瘤数量增多、结瘤及固氮时间延长、固氮酶活性提高,示范点普遍显著增产。2022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对全国花生主产区16省40个花生示范点现场测产结果:高、中、低产田及盐碱地四类产田普遍显著增产,平均增产19.67%。同时,花生果黄曲霉产毒菌丰度降低60%以上,花生仁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下降了 80%,黄曲霉毒素阻控效果十分显著,应用ARC微生物菌剂试验示范结果均表现出显著的控毒固氮提质增产效果。23日在湖北钟祥市旧口镇花生示范田专家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通过采用该技术,花生示范田亩产达569.8公斤,相比对照增产17.2%。
辽宁沈阳、河南正阳和兰考、湖北襄阳、四川成都、福建福州等全国ARC应用示范点代表交流了该技术应用成效。襄州区金太阳土地种植专业合作社马理介绍,应用ARC微生物菌剂后的花生具有苗齐苗壮、抗病增产特点,果白价高,深受市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