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东方橄榄油”欲换新国标

字体

“东方橄榄油”欲换新国标

    许多市民发现,各个品牌的菜籽油悄然进入超市,成为食用油市场的新宠。为了让公众吃到更安全、更放心的菜籽油,12月8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共同主办了菜籽油国家标准修订方案暨油菜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近百名专家和企业界代表齐聚油料所共同研讨菜籽油国家标准修订方案。

    据介绍,油菜是产油效率最高的油料作物之一,油用比例为100%,我国菜籽油年均产量450万吨左右,占国产植物油总产量的42.8%,是国产植物油第一大来源。我国食用菜籽油与悠久的膳食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国产双低菜籽油以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均衡和非转基因的优势,被公认为是最健康的大宗食用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我国现行《菜籽油》国家标准(GB 1536-2004)于2005年颁布实施已经5年,一些指标已不能满足当前规范市场流通、产品质量监控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的需要。例如,该标准设有烟点指标,并且较高,导致了植物油过度精炼,既不利于节能降耗,也不利于食品安全。据专家介绍新国标大体模式基本不变,但要添加新的元素,目前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包括将增加对低芥酸菜籽油的相关规定、取消烟点指标和调整菜籽油的酸值等指标。

    会议邀请华中农大教授、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傅廷栋院士,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油料所所长王汉中研究员,湖北省油菜办公室首席专家田新初,武汉工业学院刘大川教授,农业部油料质检中心主任李培武研究员,油料所副所长、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凤洪研究员、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等专家,分别就我国油菜遗传育种进展、湖北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油菜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技术、我国油菜籽品质与标准现状、菜籽油营养与食用油安全、菜油国标制修定的规范等方面做了大会报告和交流。会议代表参观了油料所菜籽脱皮、低温压榨原香菜油加工中试车间和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李玥处长,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王瑞元会长、周丽凤秘书长,湖北省科技厅黄国斌副厅长、张彦林处长、戴新明处长和湖北省农业厅、武汉工业学院、国家粮食局武汉研究设计院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研讨会。(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