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油料所召开2012年工作会议

字体

  2月3日,油料所召开2012年工作会议,提出紧紧抓住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的历史契机,努力贯彻落实中国农科院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国际著名研究所为目标,加快研究所自身建设,推动我国油料产业第四次跨越。

\

  大会由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李光明主持,所长、党委书记王汉中代表所领导班子作了工作报告,系统回顾总结了2011年工作成绩,全面分析了研究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任务,提出了2012年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措施和工作重点。

\

   王汉中所长在工作报告中肯定了油料所2011年的成绩。全年4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油料品种选育、油菜甘蓝和芝麻基因组测序、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快速检测技术等研究领域跨入国际领先行列;全年到账科研经费达6700多万元,新增各类课题85项,新增各类计划项目总经费达1亿元;全年审定油料新品种11个,推广油料新品种30多个,在国际竞争压力增大、同季作物竞争增强的多重不利条件下,年推广面积达4000万亩以上;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主导作用日益增强,高油基因、抗菌核病基因、黄曲霉检测技术、生物柴油转化技术等研究成果跨国转化趋势日益增强。阳逻综合基地、青海北繁基地、汉川转基因基地、江西进贤三熟制基地以及武昌本部五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连续第二次获得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齐头并进。

  王汉中所长指出,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社会聚焦农业科技,中国农科院作出了“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行动”的工作部署,为农业科技和油料所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目前我国油料产业面临诸多挑战,油料产量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不高,抗病、抗寒、抗旱等抗风险能力较弱,机械化、轻简化等栽培技术亟待提高,冬闲田开发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和加工增值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迫切需要科技来推动新的革命。

  会议提出,要大力贯彻中国农科院“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创“四先四优”(创建中国农科院先进单位,争做中国农科院优秀个人;创建全国油料行业先进单位,争做全国油料行业优秀个人;创建全国生物学领域先进单位,争做全国生物学领域优秀个人;创建国际油料科技领域先进单位,争做国际油料科技领域优秀个人),从增强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国内国际科技竞争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油料所“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初步建成国际著名研究所,引领和支撑我国油料产业以“高油高产高效”为特征的第四次跨越。

  对于2012年工作重点,会议从“明确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强大创新队伍、优化创新环境”六个方面作了部署。会议强调,研究所及各课题组要着眼于“顶天立地”目标,从“明确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的要求出发制定5—10年发展规划,由所学术委员会对研究所和各课题组的规划进行论证;要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修订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奖励办法、改革用人与薪酬机制、改革科技开发体制等措施完善创新机制。会议同时提出了改善创新条件、强大创新队伍、优化创新环境的措施。

  大会表彰了2011年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获得者和2011年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标兵、首届青年岗位能手。

\

油菜新品种中双10号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人邹崇顺、张学昆等

\

“高产高油油菜中油杂11的推广应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获奖人胡琼、梅德圣等

 \

花生黄曲霉抗性遗传改良及中花6号的培育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人廖伯寿、雷永等

\

芝麻新品种中芝13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人张秀荣、危文亮等

\

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研究室、中油种业、科技处、综合处、医务室获先进单位或先进班组称号

\

王新发、方友清、李培武、刘贵华、张宗义获先进个人标兵称号

\

华玮、张奇、吴刚、余波获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

先进个人标兵王新发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