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图文:油菜花的美

字体

       时下,美丽的油菜花开遍了大江上下,令人流连,令人陶醉。油菜花是春姑娘的化身,她来到哪里,哪里就充满春的气息。油菜花香浓色酽、金黄欲滴,给人们带来视觉的盛宴和精神的享受。它的美,不仅在于外表,其果实是人们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占据了国产食用植物油的半壁江山。在它的美丽背后,还有着人们不熟知的“美”。

  

\

       画外音:工人们进行人工授粉,他们宛如小蜜蜂,在花期的20多天里,每天从早到晚忙碌穿梭于花丛中。自1960年建所以来,油料所已培育油菜品种70余个,14项油菜领域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奖,占全国油菜领域国家级奖的40%。这些成果的应用,先后引领了我国油菜生产从甘蓝型替代白菜型、从低产到中产和从中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高产的三次跨越性发展。这些成就,离不开“小蜜蜂”们的汗水。
      时间:3月20日
      地点:武昌本部基地
      拍摄:余波

   

\

\   

       画外音:临近中午12时,油菜育种家、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和油菜专家家刘贵华研究员等仍在察看油菜试验情况。王汉中研究员及其团队已选育出油菜品种19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亩以上,其中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中双9号推广面积达到5000多万亩。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中双11号克服了油菜高油与高产、高油与抗病、高油与双低三大矛盾,含油量达49.04%,是我国目前最适合机械化收获的超高油抗菌核病油菜品种,已在全国种植400多万亩。
      时间:3月14日
      地点:阳逻综合试验基地
      拍摄:周治涛(楚天都市报记者)

     

\

       画外音:油菜育种家李云昌研究员在试验地工作,毒辣的太阳将他脸颊晒得通红。李云昌研究员已培育出油菜品种17个,推广应用面积达1亿亩以上,其中中油杂2号、中油杂11号分别获得2004年和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时间:3月8日
       地点:武昌本部基地
       拍摄:余波

    

\

       画外音:黝黑的皮肤成为油菜科技工作者的标志。油菜专家张学昆研究员和其团队共同育成的“阳光2009”去年投入推广应用,入选2013年农业部主导品种。在推广种植的第一年度,“阳光2009”在全国花开100余万亩。
       时间:3月15日
       地点:武昌本部基地
       拍摄:黄佑安

     

\

      画外音: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同样挥洒着汗水,图为科研人员正加紧通过PCR技术筛选油菜转基因植株。为抢占国际基础前沿研究战略制高点,油料所在全球领衔了油菜、甘蓝、芝麻基因组测序工作,在油菜含油量、抗裂角和菌核病抗病功能基因发掘以及千粒重、人工染色体等研究方面进展顺利,奠定了在油菜、芝麻等油料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中国油菜有望香飘世界。
      时间:3月20日
      地点:功能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拍摄:余波

     

\

    油菜花妆扮阳逻试验基地格外美丽。油料所阳逻基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1万多平方米,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设备最先进的油料作物综合试验基地,主要开展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筛选、新品种培育和区试、栽培及土肥等领域科研试验和生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