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高品质菜籽油产地加工助力产业供给侧改革

字体

        2月17日,位于湖北枝江市问安镇的天清水稻专业合作社来了一批知名院士专家考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官春云和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等。院士专家一走进该合作社,便被空气中弥漫的菜籽油香味所吸引。

        香味来自该合作社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引进的高品质 菜籽油产地加工示范线。该生产线由油料所黄凤洪研究员领导的油料品质化学与营养创新团队研发而成,集成了原料清洁净选、微波调制增香、低残油低温压榨、低温物理炼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技术和PLC自控系统,生产的菜籽油香味浓郁、色泽纯正、口感极佳,并富含多种活性功能营养成分。

        示范线技术负责人、油料所李文林博士介绍,该生产线克服了大型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过度精炼、有益营养成分丧失、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和传统加工作坊产品质量差、卫生不达标的问题,具有小型化、现代化、自动化、模块化的优势,油菜籽从预处理到转变成浓香菜籽油和菜籽饼粕的全部过程自动完成,不需人工操作,不仅产品质量稳定,而且能耗低,副产品菜籽饼粕还是优质饲料。

        天清合作社负责人黄万忠说,该生产线投资不大,占地仅几十平方米,每日可加工菜籽5吨。由于工艺先进,生产的菜籽油品质好,价格和利润都比一般菜籽油高。通过加价收购优质原料,可以让一部分利润转移给农民,增强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可结合农家乐、乡村旅游节,让消费者现场参观、现场购买,产品销售也不成问题。

        陪同考察的油料所所长廖伯寿介绍,菜籽油是公认的最健康的大宗食用油之一,在国产食用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装备的小型化、现代化、智能化和产地加工,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就地增值,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促进农村创业,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有利于稳定菜籽油消费市场,稳定油菜生产,增加优质健康食用油供给。可以说,高品质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与装备,为产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