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崔家坝镇斑竹园村新淌坪组,村内水泥路宽阔整洁,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净利落。道路花台上小雏菊随风摇曳、绿意盎然。随处可见的文化墙,色彩亮丽、格调清新,整个村庄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驻村工作队三位干部的辛勤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底。”村民邱玉清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
景观美村,增强村民幸福感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驻村第一书记曾新华说道。
2021年7月,曾新华和两名同事来到了斑竹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结合实际,他们发挥特长,着重从党建强村、文化育村、科教兴村、产业富村、美化乡村5个方面重点开展帮扶。一年来,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斑竹园村旧貌换新颜,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从去年开始,我们村加大力度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集中清理村民堆放在庭院外的柴草垛和畜禽粪便。当时一个组挨着一个组进行清理,共清理了56个柴草垛,182立方米的畜禽粪便也用于还田。同时,对村内陈年垃圾进行清理,还村庄一个干净、整洁的面貌。”曾新华介绍。
2021年来,斑竹园村通过“积分制”激励制度,积极推行变干部“唱独角戏”为全体村民“跳集体舞”的环境整治新办法,激发群众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引导村民们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崔家坝镇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参与美丽庭院建设中来,与群众一起共同规划家庭庭院。
如今,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道路,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化景观,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路灯,正引发着一场绿色蝶变,构成了斑竹园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
产业富村 激发内生动力
自2021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驻斑竹园村开展工作以来,工作队当即决定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扩种油料与大豆的契机,依靠油料所科技优势发展油菜产业。
刚到斑竹园村,人生地不熟的驻村工作队三人陷入了困境,农户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通过入户走访,工作队找到了症结所在——缺乏良种良法,油菜产量不高,农户收入较低。
工作队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争取政策支持,在全村推广油料所自行培育的产量高、抗性好、抗倒伏、出油率高的品种,并引入一家种业公司,牵线搭桥与村内一家农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在村里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承诺以高于市场价格回购菜籽。
有了良种,驻村工作队还为斑竹园村带来了良法。工作队主动联系油料所油菜专家团队斑竹园村油菜产业提供技术指导,三人自掏腰包,种植了一块“样板田”,让群众自己参与,学习新技术,体会新技术的优势。渐渐地,村民开始信任这三个书生味十足的博士们,
2022年6月,斑竹园村的油菜喜获丰收,亩产约400斤,在政府补贴过后,亩均净收入约1500元,超过一季夏季作物的收益,百姓们真真正正地得到了实惠。今年上半年,仅在斑竹园村优质油菜制种基地就收购优质油菜种子6万多斤,带动120多户农户增收近30万元。
“曾书记,麻烦你再帮我们拉点油菜苗下来。”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驻斑竹园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不断接到群众打来的电话。今年斑竹园村油菜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达到了1300多亩,群众种植油菜积极性高涨,目前全村油菜栽种已经进入尾声。
驻村工作队还在探索向日葵花的种植,举办了斑竹园村第一届向阳花节,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土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动了大量游客到斑竹园村赏花游玩消费。
“下一步,我们将以花为媒,做大乡村旅游文章。”该村党支部书记信心满满。
文化育村 培育优良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若要盼的哟红军来,满山开边哟映山红……”斑竹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上,村民刘传芬和小姐妹们踏着欢快的节奏跳着广场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年来,斑竹园村实现了乡风文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全覆盖,大力整治殡葬违法行为,推行绿色文明祭祀,并积极开展“硒都榜样”评选,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推动形成崇廉尚洁、文明向善的良好乡风民风。
如今的斑竹园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与勤劳质朴的斑竹园群众相互携手,于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扬帆起航,共享同一片碧水与蓝天,支柱产业欣欣向荣,群众生活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