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以求的农科院人

字体
  编者按: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农科院建院60周年。在此之际,油料所组织离退休职工通过征文、座谈、访谈等形式开展“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活动。现将优秀征文作品刊登,供大家交流学习。

  我是1963年由华中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油料所,在这里工作生活至今。1964年春,我们一行七人背着行里赴江苏徐州铜山县建大豆研究基地。为了更多地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我全年住在基地,没有回所。1965年3月,金善宝院长到江苏徐州考察小麦。一天,他来到我住点的铜山县大吴公社的小麦田,穿一身呢制长大衣,戴一顶护到耳朵的帽子,因为那一天刮着刺骨的寒风,尽管己是春天了,华北平原的早春大地仍被寒气笼罩。金院长不时俯下身体察看小麦根系,拔起几篼小麦,仔细观察分孽情况,还不断向公社和生产队干部询问小麦播种、施肥及田间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作为中国农科院院长和全国知名小麦专家的金善宝。那时,他年已七十,不畏早春寒冷,深入农村,深入田间调查研究。这情景,这精神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为我这类初岀校门的年轻学子树立了好榜样。
  再次接触金院长是在1988年的院工作会议上。在那次会议的全体会议上,何康部长宣布,王连铮院长兼任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话音刚落,坐在主席台何康部长右侧的金善宝老院长站起身来,急促地说:这是对农科院的极大不重视!听到这话,一向持重沉稳的何康部长按捺不住了,也急冲冲地站起来说:这是对农科院的最大重视!这起冲突都是出于对农科院的关爱。何部长的想法可能是认为院长兼农业部主要领导,有利于农科院与各部委的直接沟通解决难点问题,金院 长是担心院长兼农业部领导工作分散精力,影响农科院工作。可见,金善宝院长尽管己离任多年,年过九十,仍在为农科院的发展尽心尽力。
  杨岩同志是农科院在文革后恢复体制不太长时段出任院党组书记。那时的农科院处在创新发展的起始阶段,不久又进入国家科研体制改革时期,工作指导方针及领导体制都处在变革中,院领导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作为基层领导感受到,杨岩书记主持工作那些年,院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各司其职勤奋工作,对研究所加强领导和支持,研究所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能及时研究予以指导,对研究所领导班子建设非常重视。
  1983年油料所领导班子换届,院党组先是派出以鲍副院长为首的工作组去油料所考察两周,广泛听意见,之后杨书记同高局长再去油料所考察,并到湖北省委组织部、农委征求意见,八六年调整所领导班子,试行所长负责制,又是杨书记与高局长去油料所考察,并同湖北省委书记商讨所領导班子人选。表明杨书记和院党组对所级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对于进入所级领导班子的科技人员,杨书记等领导不只是要求做好岗位工作,还关心他们研究工作的发展。
  1983年我担任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后杨书记对我说,你的科研工作不能停,作为科研人员,研究工作是一辈子的事,要坚持作好所长、书记工作的同时,作好研究工作,不能象我这样成万金油。八十年代,走上所长、书记岗位的四十多岁的科研人员,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都在担任所长、书记的同时,坚持做研究工作。在战斗岁月成长,又长期在省、部做主要领导工作的杨岩同志,对科研工作与科研人员能有这样深度的认识,又有长期作高层领导工作的丰富经验,因而在以他为书记的院党组领导下,农科院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为此后的创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987年出任院长的王连铮同志,在部长、院长岗位上也没忘大豆。特别是在离任后他没有享受高官的清闲生活,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大豆育种和学术著作,直到八十多还做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工作,到大豆产区考察。晚年育成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大豆品种,大面积推广利用,为我国大豆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出版了好几本专著,其中之一的《现代中国大豆》是他和我共同主持编著的,由全国知名大豆专家分工执笔。一百四十多万字的书稿审定他极其认真,不仅字斟句酌,且对部分文字叙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反复切商,展现严肃的科学态度。
  王连铮主持工作的那段时期,是农科院特别是各研究所的两难阶段,一是经费少,二是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低,这二者严重影响研究所发展。那时的院长、所长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向上级争取研究项目,争取经费,争取高级职称名额。有人开玩笑说,院长、所长都是丐帮帮主。院领导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年度工作会议邀请相关部委的领导与司局长参加,安排所长们参加座谈会。有一次与财政部农财司司长座谈时,我说科研体制改革以来,人员工资与物价都上涨了好多倍,而国家下拨的事业费十多年来几乎未增加,研究经费又很少,建议国家增加经费支持。那位司长说,不是财政部不支持,也不是国家财政困难,是你们科委不要,科委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单位可以自己创收。我听了哭笑不得,提出建议,中国农科院及各研究所能否由财政部列户头拨款。司长说这个意见可以研究。
  在人才方面,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研究单位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远低于大学和省院。为了缓解这个难题,王连铮等院领导在积极向上争取高级职称名额的同时,作了两项决策,一是搞一部分名额由院评定,暂不报部,是谓院粮票;二是对年轻人实行破格年限评审,不占单位高级职称名额。这两项决策既部分缓解矛盾,更是为年轻人成长创造了宽松环境。作为院长,王连铮对研究所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水平提升也很尽心。油料所一个刊物是他提议,经申报批准改为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他亲自为这刊物投稿审稿。他说,办好学报有利于团结同行专家,有利于提升研究所的学术水平。
  油料所是农科院的一部分。油料所建所以来的发展历程与今日的辉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几代农科院人矢志以求的奋斗精神。中国农科院成立之初就开始酝酿组建油菜所或油料所,1960年,国家三部委发文在湖北武昌原华中农科所基础上筹油料所。建所初期,在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的主产区建立基地,以基地为主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研究课题,开展实验室、试验场、农村基点相结合的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虽有斗批改及体制下放的冲击,油料所的大多数研究人员坚持科研工作,主动去农村基点,1971年以后科研工作基本恢复正常。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油料所有三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八项成果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1985年第一次评审国家科技进步奖,油料所有三项成果获奖。至2000年累计获国家成果奖(科学大会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11项,省部成果奖37项。年应用面积达五千多万亩,年创社会经济效益数十亿元。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加强研究条件建设,加强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应用研究,组建了农业部油料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油料作物改良中心,油料食品加工工程中心以及国家油菜工程中心。在争取国家及部省重大研究项目的同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与相关国际组织及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国家建立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油料所建所近六十年来,有近五百名科技人员和工人,为油料所亦是为农科院的发展奉献青春以至毕生精力。建所之初,以老红军商钦、副研究员孙大容为首,有二十多人,其中有八对夫妻,都是携全家离开皇城,南下时称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安家落户,尽管新家的生活环境与工作条件比京城农科院大院差远了,但这批南下人员日后无一返京,都在油料所安居乐业,默默奉献一辈子。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家第一亊业为重的崇高精神!另一个群体是原在武汉的华中农科所的部分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这两部分人是建所元老,以他们为主加上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开创了我国油料作物研究的新局面。